素材 i 洛邑钳哥 文字 i 伤感岁月
我与作者在一个家属院居住,是多年的老邻居。我今年55岁,如今仍在厂里工作,是一名老钳工。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接班进厂,经历过厂里的兴衰历程,曾享受过洛阳市基层岗位最高待遇,也遭遇过九十年代末三年拖欠工资现象。如今我已是临近退休之人,有些心里话应该可以絮叨絮叨了。
1986年,根据厂里政策,我接父亲班进厂工作。那时厂里有近两万职工,仅我所在分厂就有1800名职工。 厂里当时如同一个小社会,学校、医院、电影院、体育场、食堂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一到业余时间和”厂礼拜天“,建设路、武汉路、郑州路、长安路和青岛路上的商店、小吃部到处都是厂里职工和家属,因为厂里效益好啊,好得连公务员都羡慕的流口水。 说句不贴切的话,当时如果谁来破坏工厂生产,那就等同于水火不容的敌人,工人们是会上去拼命的,因为工厂就是工人们的一切。可放到如今,还是原先那个厂子,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当时与之相对应的是,厂里的各个部门也很齐全,除了生产部门,还有配套的维护修配部门。维护负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修配负责制造相应的零配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整个社会对这种大而全的企业充满批判,认为企业不应办社会,而应该社会为企业配套,而且企业中人浮于事,空耗太大效益低下。 于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减人增效为导向,以建立现代化企业为目的,整个企业开始改革。 第一步,裁撤后勤中的福利部门。学校幼儿园俱乐部等后勤部门开始推向社会,这个举措是对的,负效应就是企业的凝聚力开始下降,但问题不大。 第二步,深化改革,继续减人增效。将维护修配部门踢出去,尽量实现外包,名义是为企业甩包袱。也就是从那时起,从长春路到谷水的整条建设路,再远点甚至到磁涧,都是私人小厂为大厂做配套服务。 第三步,基层岗位的人员只出不进,工厂再不是工人一生赖以生存的家园,换句话说,工人也不再是工厂的主人。 从第三步开始,厂里的大量基层熟练工开始流失。先是修配部门的车、钳、铇、铣、锯没人干了,最后几乎所有配件开始向外采购。接着维护部门的维修工逐步减少,专业的焊工起重工流失殆尽。同时专业的维修钳工也一并开始流失。到现在,每个部门仅剩三到四个维修钳工,传统技术出现明显断代。
我刚参加工作时,即使整个分厂全部推倒,所有设备完全损坏,依靠维护与修配部门也能将工厂重新建起来。也就是说,企业的人力配置,实际上是以战争状态乃至战后重建的标准配置的。
现在呢?重要设备一旦发生较大故障,维护部门实际上束手无策。懂得修理懂得原理的专业维修钳工虽没有流失一空,但剩下的人已经无法独立地完成一个分系统的维修任务了,连重建维修队伍的种子都不齐全了。 我自己估算过,哪怕是重建我负责保障的分系统维护班子,至少需要四个前同事,非十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非资深专业人员指导,根本培养不出来。很多的技术工艺和口口相传的故障判断处理经验,已经没人知道了。
新进企业的年轻人,对基层工作充满厌恶,觉得社会地位低下,收入待遇差,无心钻研工艺技术。 目前的情况是,设备运转毛病不断,从上到下,人人都在当糊裱匠,只希望不在自己手上发生事故就好。我也是得过且过,准备混到一个好政策能早点退休最好。 我所经历的国企改革,可以说是微缩版的去传统工业化过程,整个改革也是以现代工厂管理为标准,该标准的参照物只有一个:财务报表上的利润。 具体手段就是,在增加管理费用(企业上层人员的工资)的同时,压缩基础工人工资及生产原料,让财务报表看上去很美,满足上市公司对股东的预期。至于可持续发展,那是下一任的事情,我只要业绩。
记得我刚进厂那两年,我还看到总厂几个领导和工会领导有时骑辆自行车到各个分厂与工人交流生产与生活情况,那时大家不但收入相差不大,最重要领导与工人之间没有等级划分,大家都是一心为厂。如今大部分工人工作一年也不一定能见到厂领导。 理解了以上事物的核心,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重新工业化很难。以我的角度看,难在以下三点:
1、工艺技术消失。你不知道要怎么干,为什么这么干。而这些工艺技术有一部分甚至是从苏联传过来的,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积累的。 2、传帮带的人没有了。即使是我当年的师父,离开这一行十年后再重新回来工作,其水平与刚进厂的青工无异。维修钳工并非有一把子力气就能干好。 3、越是追求纸面上的财务效益,基层工人收益与付出就越不成正比,然后基层就越来越缺人,直至无人可用。
有人觉得,外包给专业公司就能解决问题。他们想错了一点:专业公司也同样在减人增效,专业公司的工艺水平也在直线下降,也一样的在当糊裱匠。
这两年,厂里面对不重要设备,维护的手段已经从“修”改成了“换。”普通设备只要有了小毛病,想修理好的唯一办法就是整个扔掉换新的。如果连新买的设备也变得不可靠,那去传统工业化的局面就难以逆转。 如今厂里必须改变的是:厂领导与基层工人呈脱节状态,领导只知道报表中的业绩,不了解工人生产劳动强度与思想状态。而且领导与工人收入相差太多。厂里缺乏”工匠“锻造精神,让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寒心,同时导致年轻技术型技工没有进取心。进而造成人才流失和工艺技术长期不前。 作为一个将近退休之人,我仍希望厂里能重现辉煌,毕竟那块土地是我劳作近四十年的地方。
作者: 我与”洛邑钳哥“是多年的老邻居,今天他所述内容并非一次成文,而是通过这两年不时碰面闲聊所致。 洛阳几座大厂,如洛矿、一拖、洛轴、洛铜、河柴、洛耐、洛玻在上世纪都属国内响当当的业界大佬,为何今天呈此疲态,与各方面都不无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洛阳国企改制进行的如火如荼,目的是消除企业吃大锅饭状态,致使大批工人下岗。但彼时的郑州却因政策导向开启飞跃模式。可洛阳大厂当时未抓住产业转型机遇,却把心思全部用在国企平稳过渡上,当时一拖已具备生产汽车的各项条件,河柴的”黄河川崎250“摩托车也在国内打响品牌,如果那时洛阳能抓住机会,哪有现在叱咤风云的长城汽车呢。 其次,在改制过程中,企业高管借助本企业资源大搞体外循环,建设路各大厂厂门口的众多私人公司就是例子。在高管的影响下,甚至有些基层工人也在接私活、转移物资。当厂里上上下下都在为自己谋私利时,工厂能维持下去已实属不易。 还有,近些年工厂为维护某些群体利益,对引资转型比较排斥,说白了还是在意自己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位置和收入影响。这无疑是企业最大的一块绊脚石,且与基层工人希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升个人收入水平产生严重对立。 所以,今天的洛阳人不能总盯着新招来的企业,那些国家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大厂才是洛阳厚积薄发的基石,提升本地企业转型升级今天已刻不容缓。
|